概述
在公司内部测试环境部署ceph分布式存储集群系统。
服务器硬件配置:
- osdsrv0:四核八线程CPU×1,32G内存,1T硬盘×6
- osdsrv1:双核四线程CPU×1,16G内存,2T硬盘×1
- osdsrv2:同osdsrv1
集群部署方案
三台服务器osdsrv0、osdsrv1和osdsrv2安装的均是centos 7.1.1503 64位,并在其上安装了kvm虚拟化管理。
3个MON节点:
分别在三台服务器上各创建一个虚拟机用于MON节点:osdsrv0上创建mon1,osdsrv1上创建mon2,osdsrv2上创建mon3。
5个OSD节点: 除osdsrv0、osdsrv1、osdsrv2作3个OSD节点外,在osdsrv0上创建osdsrv3、osdsrv4虚拟机用于第4、5个OSD节点。
2.1 osdsrv0主机及其虚拟机
-
osdsrv0:主机宿主系统作第1个osd主机。
硬盘1:第1块物理硬盘(/dev/sda)
分区1(/dev/sda1):200M,用于启动OS。 分区2(/dev/sda2):50G,用于OS文件和应用软件。 分区5(/dev/sda5):200G,用于虚拟机磁盘。
硬盘2:第2块物理硬盘(/dev/sdb)
分区1(/dev/sdb1):300G,用于osd.0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2(/dev/sdb2):300G,用于osd.1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3(/dev/sdb3):300G,用于osd.2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5(/dev/sdb5):10G,用于osd.0的日志盘。 分区6(/dev/sdb6):10G,用于osd.1的日志盘。 分区7(/dev/sdb7):10G,用于osd.2的日志盘。
硬盘3:第3块物理硬盘(/dev/sdc)
分区1(/dev/sdc1):300G,用于osd.3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2(/dev/sdc2):300G,用于osd.4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3(/dev/sdc3):300G,用于osd.5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5(/dev/sdc5):10G,用于osd.3的日志盘。 分区6(/dev/sdc6):10G,用于osd.4的日志盘。 分区7(/dev/sdc7):10G,用于osd.5的日志盘。
-
mon1:虚拟机,第1个mon节点。
1个vcpu,2G内存。
硬盘1:第1块硬盘中的30G空间,用于OS和ceph监控运行时信息。
-
osdsrv3:虚拟机,第4个osd主机。
1个vcpu,8G内存。
硬盘1:第1块硬盘中的30G空间,用于OS和ceph监控运行时信息。
硬盘2:第1块虚拟硬盘/dev/vda,映射到宿主机osdsrv0的物理硬盘/dev/sdd
分区1(/dev/sdd1):300G,用于osd.16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2(/dev/sdd2):300G,用于osd.17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3(/dev/sdd3):300G,用于osd.18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5(/dev/sdd5):10G,用于osd.16的日志盘。 分区6(/dev/sdd6):10G,用于osd.17的日志盘。 分区7(/dev/sdd7):10G,用于osd.18的日志盘。
硬盘3:第2块虚拟硬盘/dev/vdb,映射到宿主机osdsrv0的物理硬盘/dev/sde
分区1(/dev/sde1):300G,用于osd.19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2(/dev/sde2):300G,用于osd.20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3(/dev/sde3):300G,用于osd.21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5(/dev/sde5):10G,用于osd.19的日志盘。 分区6(/dev/sde6):10G,用于osd.20的日志盘。 分区7(/dev/sde7):10G,用于osd.21的日志盘。
-
osdsrv4:虚拟机,第5个osd主机。
1个vcpu,7G内存。
硬盘1:第1块硬盘中的30G空间,用于OS和ceph监控运行时信息。
硬盘2:第1块虚拟硬盘/dev/vda,映射到宿主机osdsrv0的物理硬盘/dev/sdf
分区1(/dev/sdf1):300G,用于osd.22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2(/dev/sdf2):300G,用于osd.23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3(/dev/sdf3):300G,用于osd.24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5(/dev/sdf5):10G,用于osd.22的日志盘。 分区6(/dev/sdf6):10G,用于osd.23的日志盘。 分区7(/dev/sdf7):10G,用于osd.24的日志盘。
硬盘3:第2块虚拟硬盘/dev/vdb,映射到宿主机osdsrv0的物理硬盘/dev/sda
分区6(/dev/sda6):300G,用于osd.25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7(/dev/sda7):300G,用于osd.26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8(/dev/sda8):10G,用于osd.25的日志盘。 分区9(/dev/sda9):10G,用于osd.26的日志盘。
2.2 osdsrv1主机及其虚拟机
-
osdsrv1:主机宿主系统作第2个osd主机。
硬盘1:第1块物理硬盘。
分区1(/dev/sda1):200M,用于启动OS。 分区2(/dev/sda2):50G,用于OS文件和应用软件。 分区5(/dev/sda5):200G,用于虚拟机磁盘。 分区6(/dev/sda6):300G,用于osd.6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7(/dev/sda7):300G,用于osd.7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8(/dev/sda8):300G,用于osd.8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9(/dev/sda9):300G,用于osd.9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10(/dev/sda10):300G,用于osd.10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11(/dev/sda11):10G,用于osd.6的日志盘。 分区12(/dev/sda12):10G,用于osd.7的日志盘。 分区13(/dev/sda13):10G,用于osd.8的日志盘。 分区14(/dev/sda14):10G,用于osd.9的日志盘。 分区15(/dev/sda15):10G,用于osd.10的日志盘。
-
mon2:虚拟机,作第2个mon节点。
1个vcpu,2G内存。
硬盘1:第1块硬盘中的30G空间,用于OS和ceph监控运行时信息。
2.3 osdsrv2主机及其虚拟机
-
osdsrv2:主机宿主系统作第3个osd主机。
硬盘1:第1块物理硬盘。
分区1(/dev/sda1):200M,用于启动OS。 分区2(/dev/sda2):50G,用于OS文件和应用软件。 分区5(/dev/sda5):200G,用于虚拟机磁盘。 分区6(/dev/sda6):300G,用于osd.11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7(/dev/sda7):300G,用于osd.12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8(/dev/sda8):300G,用于osd.13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9(/dev/sda9):300G,用于osd.14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10(/dev/sda10):300G,用于osd.15的数据盘,存储分布式数据。 分区11(/dev/sda11):10G,用于osd.11的日志盘。 分区12(/dev/sda12):10G,用于osd.12的日志盘。 分区13(/dev/sda13):10G,用于osd.13的日志盘。 分区14(/dev/sda14):10G,用于osd.14的日志盘。 分区15(/dev/sda15):10G,用于osd.15的日志盘。
-
mon3:虚拟机,作第3个mon节点。
1个vcpu,2G内存。
硬盘1:第1块硬盘中的30G空间,用于OS和ceph监控运行时信息。